1987年由日本游戲制作公司「TAITO」所推出的街機游戲《忍者戰士(The Ninja Warriors)》以其獨特的世界觀和有趣的戰斗模式在當時幾乎成為了很多街機廳中都可以見到的一部作品,不過由于種種原因了解這部作品的人卻并不是很多,1994年超級任天堂版本《忍者戰士 再臨(The Ninja Warriors: Again)》的推出令這部作品小有了一定的名聲,可能誰也不會想到的是,時隔25年本作以重制的姿態再度復蘇,此次本文就將針對這部“重啟”而來的作品進行簡單的內容評測。
忍者拯救者 戰士歸來
THE NINJA SAVIORS Return of the Warriors
開發商:Addicting Games
發行商:亞克系統
發售日期:2019年7月25日
發行平臺:PS4、Switch
屬性:動作、街機、合作
作為一款以街機為基礎的作品,本作在劇情的上采用了很簡單易懂的設定,游戲的故事設定在了遙遠的未來,自稱獨裁者的貝格拉坐上了總統的位置,在他的政權下強大的軍隊力量令全國的人民深陷水深火熱的痛苦之中,社會的結構也逐漸地走向衰落。玩家要扮演的則是在貝格拉政權之下,隱藏于黑暗深處的抵抗組織,他們由一名自稱為“馬克”的年輕人領導,為了扭轉這煉獄一般的世界而展開戰斗,而這場戰斗的關鍵就是借助于各種人形機械將最后的Boss貝格拉暗殺,由于反抗軍的節節敗退,無計可施的眾人只能將最后的希望壓在了幾個連基礎測試都未能通過的人形機械上,我們的故事也從這里正式地拉開了序幕。
盡管游戲在背景故事上構筑了一個十分宏偉的史詩情節,但在整體的游戲玩法上,卻并不需要顧慮太多的情節設定,更多的只是需要你一往無前地消滅眼前的所有敵人即可。作為一款“重制”作品,本作在畫面和諸多細節上皆保持了原作的風格,無論從細節還是游戲配樂等方面都忠實地還原了原超任主機上的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本作的畫面得到了16:9的延伸,同時對于畫面的細膩度也進行了一定的增強,在維持了原16位畫面表現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角色和場景的解析度,大幅度修正的圖像即便使用大屏幕游玩也不會產生太多的突兀感。
操作上本作也對原版的作品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還原,整體而言本作的戰斗手感算得上是可圈可點,游戲中共有5名可使用的角色,其中包含了三名原作中的角色以及兩名本作中新參戰的角色,五名角色的戰斗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說每種角色的戰斗方式都有這一套獨立的作戰體系,但整體的戰斗形式皆以近戰為主,不同的角色可以通過一些鍵位的組合派生出一些新的技能,例如“Kunoichi”可以通過空中的下攻擊使用空中的回旋攻擊,“Ninja”則可以利用特殊跳躍的方式使用快速的突襲等,盡管整體的戰斗方式并不難理解,但想要熟練地在合適的位置使用出合適的技能還是相當考驗玩家隨機應變的能力的。游戲中沒有“奔跑”的設定,整個流程都是要通過主角漫步的形式完成,對于已經習慣了那些快節奏的玩家來說,在一開始可能很難接受這樣一種移動緩慢的游玩方式。
在本作中“投擲”這一攻擊手段占據了很高的重要性,和戰斗方式一樣,不同的角色也擁有不同的投擲技巧,盡管傷害不高,但通常在被敵人包圍時可以起到很有效地報名作用。到了游戲后期包括機器人敵人乃至Boss都需要玩家對這一操作有所熟悉。
游戲畫面的構成十分簡單,除了主要的游玩區域外,下方系統界面僅包含了“護甲(Armour)”、“技能槽(Battery)”和“攻略時間(Time)”。護甲顧名思義就是主角所擁有的血量,當血量歸零后則宣告游戲失敗,游戲會跳回選人界面讓玩家重新選擇要使用的角色,隨后重新從之前的儲存點開始,本作中角色的血量乍看世家還是有著一些長度,但這也很容易混淆對于自身防御力的了解,在戰斗環節里盡管玩家擁有了十分厚實的血量作為保障,但敵人的攻擊卻十分具有“連攜性”游玩時很容易被一群敵人圍在中間進行群攻,盡管看著很有保障,但實則經常會莫名其妙地被瞬間打空,因此這也讓游戲的難度提高了不少。
技能槽是個比較有意思的機制,在攻略的過程中主角通過攻擊、防御或原地等待的方式都可以繼續技能槽(電能),這些電能在本作中處于了一種相對核心的存在,每個角色都擁有不同的特殊招式,例如“Kunoichi”的手里劍、“Kamaitachi”的飛刺等都需要通過消耗電能的方式才能夠使用,不過每次使用技能所消耗的電能量十分巨大,太過隨意使用的話很容易導致面對成群的敵人自己沒有招架之力。當電能槽累計到Max之后,玩家可以通過設定的按鍵實放大范圍的“炸彈”攻擊,炸彈具有著一定的清場效果,不過到了后期更多的是為玩家制造出一些擺脫當前困境的手段。話雖如此,想要完整累計一條電能槽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當玩家受到敵人的三連擊而倒地后所累積的電能槽會直接清零,越到后期電能槽的重要性就越明顯,但對應的玩家也就越容易因為一個失誤而導致累計的電能功虧一簣。
攻略時間類似一種挑戰形式的設計,游玩的過程中系統會根據攻略的時間進行一個統計,當一場戰斗結束后玩家可以對自己的完成時間進行再度挑戰,通過針對敵人的了解以及關卡敵人的配置去達成更快更有效果的攻略方式。不過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攻略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在戰斗中陣亡并且讀取儲存在進行了游戲的話,那么這個時間記錄便會中制,想要完整收錄自己的挑戰時間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以一款街機形式的作品來說,本作在敵人的種類上算得上十分豐富,從一開始的基礎雜兵到后期的擁有厚實血量的大塊頭,幾乎每進行到一定程度都會遇到一些新的敵人,不同的敵人之間攻擊方式也有著一定差異,越到后邊敵人的配置就會越復雜,并且由于每個敵人的攻擊方式各不相同,很容易導致處于一種“被遠程射擊的同時被近戰投擲”的狀態,即使在普通難度下想要完成整個流程,對于玩家的技術還是有著一定要求的。比較“經典”的是當你的技術或者對操作有足夠了解后,可能在攻略的過程中你經常會將一群敵人按在板邊屏幕外痛扁,隨之帶來的就是很多類似得作品中你很難確定敵人的死亡,特別是這種可以“貼邊打”的作品,但在本作中敵人每次死亡都會伴隨著“啊♂!”一聲,某種意義上也能讓玩家很直接地確定自己正在痛扁的敵人是不是已經不見了。
對比雜兵而言,本作的Boss也是比較有趣的一環,游戲一共8個大關,每個關卡皆包含了一個風格迥異的Boss戰環節,每個Boss都有其特別的攻擊技巧和攻略方式,例如最后的Boss就需要玩家頻繁地利用場地中的雜兵丟到駕駛艙對其造成傷害,雙巨人則需要頻繁地移動和防御。不過每個Boss的戰斗質量卻有些參差不齊,大部分的Boss戰只需要稍微應對一下就可以很輕松地了解到其戰斗的方式和躲避的方法,而有部分Boss基礎整體的機制會讓整體的戰斗十分令人抓狂,因此游玩過程時刻調整心態可能比自身的技術更加重要。
基于原版的內容,在追加了新角色的基礎上此次《戰士歸來》同步追加了雙人游戲模式,不過目前游戲僅支持本地雙人合作的形式,在本作中你可以約上其他玩家一起在本地同步進行游戲,和大部分作品一致,角色之間不可以有重復的選擇,在雙人模式下敵人的血量配置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游戲的難度會有所降低,相反的雙人模式中兩名玩家將共同使用同一個體力槽和電能槽,這就意味著攻略的過程并不存在“接力”這樣的設計,在保全自己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同伴的安危,并且使用技能消耗了電能槽也需要彼此之間的溝通,就體驗來說如果心態沒有擺正的話很容易衍生出線下PK的場景(笑)。
對于這部作品而言,攻略的過程也很直接地暴露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流程的重復度,雖然游戲在每關諸如敵人、機關等要素上做出了調整,但依舊沒有逃脫整體顯得太過于重復的感覺,正常流程下來你所要做的就是一往直前地消滅眼前所見的敵人,這在原版的平臺模式上確實無可厚非,但這樣比較單一的流程確實有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此外就是重復游玩性不高,8各關卡以街機的形式來說確實數量足夠,但通篇的流程卻并不算長,大量的篇幅都是在一個場景內面對一群敵人,打倒之后往前前進兩步再打倒下一波敵人,新追加的兩名角色雖然需要解鎖才能使用,但解鎖的方式也只是流程中選擇兩條不同的路線即可,加之攻略時間記錄的設定,在通關一遍或者解鎖了全部角色之后,可能很難再有動力再去開始之前的那段冒險了。
A9VG體驗總結
以《忍者戰士 戰士歸來》的整體素質而言,它是一款可值得在好友之間或者茶余飯后拿出來游玩一番的作品,簡單易懂的操作方式和忠實還原經典的各類要素,讓游玩的過程中時刻感覺被帶回了那個和朋友一起偷偷跑去街機廳對著一臺街機一坐一下午的時光,只不過這次你不必再因為續命的游戲幣而苦惱了。就其登陸的平臺來說,可能Switch的便攜性會更勝一籌,隨時隨地和身邊的好友來上一場“經典”的懷舊旅程,在忙碌之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可能對于這部作品而言,更多的是取決于玩家是否對于這類游戲保有一定的情懷吧。
A9VG為《THE NINJA SAVIORS 戰士歸來》評分:6/10,完整評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