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之星》是Tokyo RPG Factory繼《祭品與雪的剎那》之后的復古RPG第二彈,在改善了前作的問題之后增加大量新要素,劇情流程也要大大加長。但因為前作的一些問題,很多玩家都猶豫這一作的表現究竟如何。本文將就本作的游戲素質做一個詳細的評測。
遺忘之星 | LOST SPHEAR
開發商:Tokyo RPG Factory
發行商:Square Enix
發售日期:2017年10月12日
所屬平臺:PS4、Switch、PC
屬性:懷舊、角色扮演
※本文基于PS4進行評測
畫面與音樂 最直觀的第一感受
雖然開發商是由RPG大廠SE出資成立的工作室,但開發的作品都主打傳統風格,也叫做“新傳統RPG”。相比整個世界都處于冰封之中的前作,本作的環境變化要顯得更加的豐富。不過畫面風格與前作基本差不多,角色也一樣是三頭身,在月之記憶里放大看的時候還挺失望的。不過游戲的幀數比較穩定,沒有遇見明顯的掉幀情況,讀盤時間相比前作也要好不少,這一點還是應該肯定的。
雖然人物沒有變化,不過一些場景做的還是非常好看的。筆者最喜歡的映身湖的倒影感覺非常棒,在夜晚時倒映星空的氛圍非常的好;此外,獲得飛空艇之后背景的變化也非常的不錯,場景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展現出不同的樣子。
前作的音樂只有鋼琴曲,配合冰天雪地的場景的話鋼琴曲獨奏的氛圍獨特而凄美。本作的配樂依然還是三好智己,但除了鋼琴曲之外還有不同的樂器配合。但玩通關之后,雖然音樂依然很不錯但沒有特別有印象的曲子。前作的原野時的BGM與戰斗BGM至今都非常印象深刻,但這一作的音樂少了點特殊的感覺。
怪物的種類不多,雖然除了前作的怪物以外還是有非常多的新怪物,但老出現色違怪物的做法給我的感覺非常不好。此外本作的擊殺方式砍到只剩下機裝擊殺和剎那擊殺,前作我還會嘗試用所有方式擊殺怪物來獲得素材,這一作里就沒有太大的動力。
系統加了許多新東西,但是……
游戲雖然還是采用ATB回合制戰斗的系統,但加了許多東西也改了許多東西,最好不要把它和《祭品與雪的剎那》當成一個東西比較好。
變化最大的地方在于法石系統,在前作里法石分為指令法石與輔助法石,在本作里改成了指令法石、被動法石與剎那法石。被動法石和前作的輔助法石一個意思,但在本作里沒個法石槽都會附帶一個剎那法石槽,要在剎那法石槽上裝備剎那法石以后才能夠發動剎那效果。理論上來說本作的普通法石+剎那法石的搭配會比指令法石附帶剎那效果的玩法會更豐富一點,但從交換法石的過程開始到搭配的過程都比較麻煩。隨著法石裝備上限和新法石的解鎖,后期對法石的搭配已經是疲于應付的心態了。我個人更喜歡前作里指令法石自帶剎那效果,在嘗試新技能的時候也會發動剎那效果來看看這個技能的剎那系統有什么效果。這一作在戰斗中甚至看不到這個技能搭配了什么剎那法石,后期也是除非到了升華上限,基本也不會去變更法石的組合了。
機裝是本作的另一大新要素,也是本作里最IMBA的東西。解鎖幾個法石柱以后機裝的特殊指令也會解鎖,這些特殊指令要么特別強要么特別沒用。沒用的代表就是主角的機裝,前者的機裝指令是連攜,在雜兵戰里非常好用但在BOSS戰里像撓癢;IMBA的代表就是流光和梵的機裝,前者的光天裝會極大程度強化技能,并且兩回合無視冷卻回合,配合梵的神器召喚能夠自動進行補刀。舉個例子,一開場的時候流光進入光天裝狀態,梵使用神器召喚,在隊友每次打出會心的時候進行帶毒的補刀;之后流光可以連續三次使用提升會心率的火屬性技能熱能倍增進行,我個人的經驗是3次攻擊一般都能有2次會心,能夠打出2000以上的傷害;梵的每次自動補刀都可以打出1000以上的傷害,包括最終BOSS在內,沒有哪個BOSS能扛到我EN條耗完。除非這個場景不能使用機裝,這個套路能夠吃遍所有BOSS,比前作的天光創刻還要有效率。
和前作技能分為單人全體相比,本作戰斗中可以進行移動并且大部分技能也都有一定范圍。技能有范圍以后也不像前作一樣需要發動剎那系統來將技能全體化,但在實際游玩的時候遇到的情況是大部分雜兵戰都能夠在一回合內解決。最初的三個同伴流光、梵和洛克,兩個人的攻擊方式是直線范圍上的,另一個人則有傷害很高消耗低的范圍攻擊技能。技能加入了范圍確實能夠增加游戲的策略性,但伴隨著能夠采取的策略的增加,在難度上的平衡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吧。但從上手到通關一路玩下來就沒有遇到什么棘手的戰斗,平淡如水。
裝備這一次可以進行10次強化,但裝備的強化系統過于簡單粗暴。游戲里有10種強化,購買10種不同的強化石就能夠依次強化。但問題是每次有了新裝備都要進行這種重復的步驟,設計的實在不太高明。此外強化了之后就不顯示裝備的原本數值了,能夠購買新武器的時候沒法做一個比較明顯的對比,不太方便。
遺跡系統也是本作新增的要素,玩家能夠在固定的一個地點上從一大摞列表中選擇一個遺跡建造,建造之后就能夠獲得相應的效果,比如搭乘機裝時全員ATB速度增加、攻擊大幅提升但防御大幅下降這種數值上的BUFF,還有能看世界地圖或者在戰斗時可以看到敵人的ATB槽和HP條這種功能上的BUFF。筆者還挺喜歡這一要素,在玩法上有了很多的策略性,還可以在菜單里選擇關閉/打開這些效果。唯一不足的是希望能在菜單里看到自己在哪兒建造了哪個遺跡,想更換遺跡時滿世界找還是挺麻煩的。
雖然筆者在上面說了這么多不滿,但開發商給新作加這么多新要素的做法我還是非常認同的。但實際游玩的時候這些新要素大部分都讓玩家變得過于強大,戰斗也變得平淡無奇。我相信制作組也認識到這個問題,但在調整的方式上過于粗暴,比如打飛蛾BOSS的時候靠超高的MISS率來增加難度、打原初魔物的時候靠必中石化/凍結異常的惡臭吐息來增加難度。我非但沒有感覺到挑戰性,反而增加了多余的焦躁感。
劇情長度加了一倍,但是……(有劇透)
前作的具體整體平淡,但游戲節奏好、故事敘述的也舒服,最后結局時出人意料的展開讓整體故事增添了一絲悲傷的色彩。本作的劇情在長度上增加了近一倍,推進一段流程的時候就隊伍內對話也會發生變化。
但本作相比前作不但在故事敘述上有了較大變化,節奏也變了非常多。首先是劇情敘述的風格,主角彼方和前作的假面主角不同,會開口說話也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是本作劇情和前作感受大有不同的一個主要原因。我也并不是說主角開口說話的游戲一定不如啞巴主角的游戲有代入感,但主角的人物設定一旦不成功,對故事的體驗是大打折扣的。在本作前期幾個角色與梵有事沒事斗嘴的時候,主角就會化身圣母出來調停,只是塑造角色形象的話這頻率已經多到讓人反感的程度了。
順便說說角色塑造,一開始的幾個角色除了梵以外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角和流光作為月球人,雖然設定復雜但是游戲剛開始到知道身世到游戲最后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之后洛克被改造了以后雖然語音上聽著和機器人一樣,但語句陳述上和之前的洛克相比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雖然外邊和心理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文字上的變化太細微有點撕裂的感覺;歐巴羅作為舊世紀引起紛爭的愚蠢人類代表從頭到尾都只是伴隨著玩家一同行動的存在而已,筆者在游戲過程中一直在疑惑為什么要加這個空有設定沒有深度的角色。戰巫女和魔王狄安特也是在加入之后就沒有太有印象的活動了,即使劇情中把他們踢出隊友我覺得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從一開始他們的加入就沒有太大的必要性。
在劇情的推進中還存在著一些說不清的地方,劇情似乎是打算直接略過不提了。最讓筆者在意的就是洛克被改造成機器人的事,這個直接影響了洛克的性格不說,過去的記憶也是慢慢一點一點回復的。對于將洛克用于人體試驗的帝國,主角一行人不但誰都沒想著去追究帝國的責任,連提都沒提一句,實在讓人在意。不過后期就主角和帝國之間友好的合作關系來看,提這事確實有點不利于團結,大家就當此事從未發生罷!
其他還有一些劇情蠻奇怪,比如前往王國的路上路過安寧村的時候村子因為水源被污染的原因所有人都患病了。污染的原因是因為村長接受了帝國的“無害”廢物的排放需求,覺得人間五十年如夢如幻的村長還特地選擇在上游排放,要我路過的話還是別救了等死吧;之后是帝國將軍阿隆和技師長LOST之后,主角團干脆把他們原地放置了一段時間之后,到了要用到他們的時候才將他們再生,也讓人覺得邏輯說不清。最開始沒時間耽誤的話那暫且放著不管也能理解,之后閑下來以后也無法調查LOST了的將軍和技師長,這就和主角無法放著不管的性格有些沖突了。
世界觀的設定應該是劇情方面最出彩的地方了:月亮創造了世界,并通過LOST來排除對世界有害無益的存在,機甲王奧巴羅就是作為舊世代人類的代表被月球清理掉的人。隨著毀滅與創造的循環,世界也在不斷的進行螺旋向上的進化。
最后筆者最不滿意的游戲的節奏,雖然在前作中也有類似的問題出現不過本作劇情長度一拉長以后這個問題也被凸顯了出來。角色除了對話以外還會有肢體語言的動作,但對話和肢體語言動作并不是同時進行的,而是在做完了肢體動作之后才跳出對話欄說話。一句話總結來說就是節奏掌握的很不好,對話之間被肢體動作截斷,讓筆者游玩的時候十分難受。
A9VG體驗總結
雖然筆者挺喜歡前作也喜歡黃金時期的JRPG,但本作的發揮真的讓筆者感到失望。加長劇情是應該肯定的、增加游戲玩法也是應該肯定的,但實際的成品上劇情節奏掌握的不好、游戲系統過于復雜化且平衡失調,在設計的時候雖然想的很好但實際上玩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A9VG為《遺忘之星》評分:7/10,詳情如下
在這里為《遺忘之星》打分,你的評分將被收錄到A9VG游戲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