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torum》讓你扮演一個強力的魔法師,通過打敗敵人、摧毀建筑,通過傳送門等方式不斷推進劇情,最終成為最強魔法師并拯救世界,好吧這是一個足夠老套的故事,主菜單的角色建模有些讓我聯想到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那個年代的畫質,而在設置選項中的UI設計,則帶著違和的扁平化風格。
Fictorum
研發團隊: Scraping Bottom Games
發行公司: Scraping Bottom Games
游戲平臺: Steam
發行日期: 2017年8月9日
屬性: RPG,奇幻題材
魔法與破壞
像大多RPG一樣,開始游戲前玩家可以自定義人物的角色名以及形象,教程部分的火紋字提示很有感覺,提示也很到位,基本上把所有玩法元素都融入了進去,從這個階段的演示可以看出制作方的確考慮了很多不同的系統,想把它們都加入到游戲中,但可惜在之后的正式游戲體驗中你會發現,團隊的式微之力并沒有能配上遠大理想,很多東西還在初級階段。
Fictorum以魔法對抗貫穿游戲全程,你的最常用攻擊手段也是印象中魔法師的基本技能——火球。讓人驚訝的是,游戲中所有建筑,甚至樹木、路燈都是可摧毀的,并且摧毀后的碎片依舊是Solid,可以造成對角色的阻擋和傷害,當然也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對付敵人。火焰的傷害和爆炸制作的非常用心,襯托出較為強勁的打擊感。
經典的元素概念
技能方面則總體歸為三個類型:火、冰、電。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需要去選擇四個技能搭配;除了技能以外,玩家還有兩個“戒指”所控制的能力,可以達到瞬移或者輔助攻擊的作用,搭配上魔法值消耗的系統,讓每一次施法演化成了策略和選擇,而不是簡單反復使用同一種技能去玩“無雙”。
游戲中還有一個十分實用的功能——千里眼。使用時可以高亮所有敵人、目標以及附近戰利品的輪廓,便捷的在完成關卡同時而不至于浪費大量時間,也不必盲目搜索物品以及跑來跑去找敵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游戲中的每件裝備,不同品質甚至相同品質不同屬性的,都有不同的名稱,可謂用心。
通過卷軸敘述的劇情流程可以是個很好的選擇,雖然并不強烈,但仍會提供給玩家一種獨特的代入感。劇情推進中使用了分叉路線,需要玩家做出選擇,引發后續不同的結果,而這些因素全部都會在史詩一樣的卷軸上看到,還可以回顧。例如“XXX(玩家名)在戰斗中發現了XXX(裝備名稱)”,“XXX知道自己時間不夠用了,但還是選擇了幫助可憐的村民”等。這個卷軸,作為一個旁白一樣的角色,貫穿著整個游戲的進程。
在開始游戲前,玩家還可以選擇難度,以及是否開啟硬核模式。比較有意思的是,如果選擇了最簡單的難度,玩家就會被迫脫下默認的帥氣風衣,取而代之的是必須歪歪扭扭地戴上一個叫做“Helmet of Shame”的恥辱頭盔,相信我,這個鐵皮頭盔真的很丑。
一些瑕疵
Fictorum其實早在2016年6月就登錄了綠光,經過漫長的宣發期后才終于上架了商店。可以看出,比起綠光上的Demo視頻,現在正式版已經做出了不少玩法、畫面、系統的改進,得到了許多玩家的認可。然而,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不足的地方,讓玩家頗為不滿。
而在萬千不滿中,最令人失望的無疑是重復以及無意義的任務系統,這也是游戲中最大的致命傷。即便在團隊中專門有一位貌似跟Atari有點關系的女作家為游戲編寫劇情,也無法改變在數小時游玩之后,其重復性所帶來的乏味。每一個任務,都像是獨立在游戲中,并不對主角本身,或者世界有什么影響,玩家只是一個一個去做這樣的任務,摧毀建筑、保護建筑、殺死敵人、保護村民,周而復始,走馬燈一樣的推進章節。
而另外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地方是敵人的AI,它們基本只會“喪尸式攻擊”,即在遠距離站崗,等玩家靠近,進入范圍后就慢慢直線走向玩家進行攻擊。即便遠程單位也是如此,一邊向主角丟一些可以傻瓜式躲避的技能,一邊慢慢靠近。當然,你也可以說這就是設定,它們就是像喪尸一樣沒有腦子,用人海戰術來取勝,但對于游戲體驗來說,特別是魔法師這種靠體現出智力對決的橋段來說,就有些尷尬。
A9VG體驗總結
作為開山之作,Fictorum聚集了開發者十足的精力和原始的創意,爽快的打擊感,神仙打架一般的戰斗場面,它實現了玩家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下進行史詩般魔法戰斗的夢想。它是一個不錯的框架,但里面確實還有很多內容需要改善和填充,否則在前幾個小時的新鮮勁過去后,這款游戲的樂趣將很快從玩家的大腦中淡出。
A9VG為《Fictorum》評分:6.5/10 詳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