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游戲發展的歷程里,通過彼此之間相互協作完成一個個難關,一直有著一種特別的魔力,在看似簡單得框架里往往暗藏了很多需要彼此通過一些合力的方式來挑戰的元素,這也是讓很多玩家很容易沉迷于這種游玩方式的原因之一。在經歷了為期兩年的測試后,有這樣一款游戲將探索、射擊以及冒險協作進行了一次有趣的結合,在本作中并沒有什么嚴苛的條件,你可能更多的是需要通過挖掘和一些不一樣的套路攻略每一個關卡,多樣的機制相互圍繞營造出了一種閉環的游玩方式,這就是今天試玩的這款《地心深處》。
地心深處 | Deep Rock Galactic
開發商:Ghost Ship Games
發行商:Coffee Stain Publishing
發售日:2020年5月13日(EA階段結束)
平臺:Xbox One、PC
屬性:合作、挖礦、冒險
*本文以PC版為準。
《地心深處》并沒有什么嚴格的劇情設定,在游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穿梭于各個星球的矮人,你將就職于一個宇宙礦業公司,前往不同的星球地下進行探索,尋找掩埋在地底的資源,當然,不同的地底也會有不一樣的生態變化,你所要做的就是在嚴苛的生存環境中將這些礦物帶回地面,進而升級自己的裝備逐漸將礦業公司發展壯大。區別于如今比較普遍的組隊探險游戲,在很多作品中順手完成的資源收集在本作中成為了最為核心的玩法,幾乎一切任務和流程都是以收集作為主旨,在選擇任務的界面系統會明確地指出當前任務所要去收集的物品,隨著流程的推進后續還會演化出諸如“擊殺”、“營救”等多種新的目標,不過在大體的游玩機制上和前者并沒有太多的區別。
擺放這些多樣機制的就是游戲中最為主要的地圖系統,游戲的任務推進會通過一張地圖以區域的形式進行劃分,隨著完成度的提高區域會逐漸解鎖,當選擇了一個任務后便可以開始一場全新的礦洞旅行了。不過區域的限制勢必意味著如果但以純關卡的形式展現,一來特色會失去很多,二來玩家也會隨著游玩的深入逐漸失去興趣,在本作中制作組通過引入了一種完全隨機生成地圖的形式去嘗試化解重復游玩所帶來的疲勞感,隨機的程度大到即使反復選擇一張圖也很難遇到相同的結構,對于迷宮探索的這種形式這極大地完善了整體的耐玩程度。雖說是一個洞穴,但實際上本作所呈現的更像是一個立體化的迷宮,無論是懸崖峭壁還是深坑堅石,在本作中你都有可能遇到,這種隨機生成的模板確實還蠻令人驚嘆的。
進入礦洞后,玩家需要跟隨屏幕上方的指示在地圖中尋找對應的回收資源,除了告知玩家這次任務的目的以外,游戲便不會再有任何的提示,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挖掘,直到找到你的目標。既然是挖礦,那么“挖”自然占據了最為重要的位置,除了對應職業的功能裝備外,玩家所能仰賴的就是手中那把不大不小的十字鎬,比較令人以外的是,本作的十字鎬無論是敲擊時的反饋,還是在進行穿墻等動作時的效率都意外地不錯,你很少會出現需要面對一堵墻長時間挖掘的情況。利用十字鎬你幾乎可以前往地圖中的任何位置。
當完成了資源的收集后便可以通過呼叫返回艙逃離這個兇險的地下世界,當呼叫了返回艙后,玩家就需要跟隨著自己的伙伴“礦騾”撤退,礦騾會在沿途放置一些撤退的標記,在限定的時間內到達返回艙即宣告任務完成,當然在這期間還會出現大量的敵人來干擾你,并且如果你沒能成功跟隨礦騾行進,那么只能自己另找一條出路逃到返回艙,基于這種高自由挖掘的機制,另開辟出一條道路返回也并非不可能,就是相比跟隨礦騾的流程,這樣可能會顯得更加緊張但也是非常的刺激。
在挖礦的過程中并非一路風調雨順,由于背景設定在了陰暗的外星地下,因此蟲類就成了敵人原型的首選。游戲里你會經常與各式各樣的蟲類敵人相遇,而處理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利用手中的武器向著它們或是它們的弱點進行射擊,此外就沒有太多可以講究的要點了,可以說戰斗環節更多地像是一種作為讓挖礦的過程顯得不會那么枯燥的一種點綴,而非真正意義上“主角”層面的內容。
針對戰斗環節的延伸本作也并沒有呈現太多,這點也是基于在裝備的固定性上,本作的武器裝備基本都是以一種固定的形式進行的搭配,通過完成任務獲得材料進行改造可以讓武器的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不過這種提升著實有限,你很難在這其中看出太多根本上的變化,配合槍械等裝備在戰斗的手感上確實顯得良莠不齊,并且在擊殺怪物的回報上也幾乎等于沒有,多種原因讓戰斗很難給出一種跟強的粘合度,雖說挖礦才是核心所在,但基于本作所展現的形式,戰斗的環節這本可以讓游玩的體驗變得更加豐富,但實際的效果只能說感覺少了點什么。
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敵人的種類也會得到攀升,從最開始的普通異蟲的到后續逐漸出現的觸手陷阱、典獄長、水母女王的強力怪物,在比較復雜的場景下,一些怪物突如其來的加入極大的可能會讓戰局變得更加混亂,盡管在戰斗的模式上本作并沒有做出太多的花樣,但多樣化的敵人種類也間接地對前者做出了一些彌補的作用。
游戲的大本營自然就是劇情設定中的礦業公司,這是一個功能齊備的操作平臺,幾乎玩家在游戲中所需要的一切操作都可以在這里進行實現,包括選擇任務、加入組隊、升級和購買裝備等都擁有自己的獨立操作終端,平臺操作的大方面上盡可能地進行了簡化,讓玩家可以很簡單地了解到每臺主機所對應的一些具體操作。當一切都調整完畢后,就會被引導前往場地中心的巨大鉆頭處,以一種鉆入地下的形式開始一場新的冒險。除了一些與裝備任務有關的系統外,制作組還在平臺中安置了一些讓人嘗試去放松的額外內容,在這里你可以在吧臺點上一杯精釀、在點唱機前隨著音樂搖擺、或者來到平臺盡頭嘗試將鐵桶投入籃筐,雖然這些對本體內容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卻在無形中讓這個鋼筋鐵骨的要塞增加了一絲生機的味道。
和一些合作類作品一樣,《地心深處》同樣采用了一套職業的方式來進行角色功能之間的區分,這也是游戲中相當有意思的一部分,目前本作共有鉆機手、工程兵、槍手和偵察兵四個職業,職業之間各自具有一種明顯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基本都是基于擁有一個隊伍的情況,這就意味著單憑一個職業單位你很難做到獨當一面的效果,在整個探索的過程中單獨一個職業更多地是去作為整體工作里的其中一部分,當玩家回到大本營后便可以自行切換不同的職業,如果合理地理解不同職業的互補性可以讓探索的過程更加簡單流暢。
作為最直接的區分,每個職業各自擁有一些特別的裝備,鉆機手擁有一套強化的電鉆,當面對一堵厚墻時相較于傳統的十字鎬可以更加有效率地挖掘出一條通路,不過在功能性上,電鉆卻不具備十字鎬挖掘礦材的功能,更多的是充當一個破城一般的開路機器,在面對一些敵人時,這雙鉆頭就成為了一個相當高效的近戰武器。鉆機手還會配備一把特殊的火焰噴射器,缺點可能就是彈藥量實在容易透支,不過在一些敵人密集的時刻,它的無視敵人功能的戰斗方式還是可以帶來不錯的清理效果,配備的炸彈也可以快速地破壞一度高墻或是炸掉一波大量的敵人。
工程兵的武器比較偏向群攻,主手霰彈槍以及副手的榴彈發射器在面對蟲群的圍攻時,和鉆機手的火焰噴射器一樣可以起到不錯的情場效果,另外工程兵配備了一把“平臺槍”,可以在任意空間中搭建出一些可供所有玩家使用的平臺,通過彼此之間的連接還可以連通一些處于高地位置的橋梁,工程兵還可以現場制作出一個自動炮臺,在一些防守型的任務中,炮臺完全可以充當第五人的位置。
四種職業里槍手有點類似上手性的職業,當然主要也是因為它是默認的職業,槍手配備了一把轉管機槍以及一把大威力手槍,通常槍手都會站在隊伍最前邊,快速擊殺一些比較難纏的敵人,特殊裝備方面槍手可以在兩個平臺之間搭建出一條滑索,滑索的搭建沒有太多的限制,如果長時間在一幅地圖中探索有極大概率會看到滿屏幕的滑索組成的方陣,在一些比較復雜的道路上,槍手經常可以為隊友制作出一些便利的捷徑。
最后的偵察兵則需要提到游戲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機制,由于本作的世界觀設定在了深邃的地下,那么“光源”就成為了探索過程中一個十分必不可少的關鍵,在這些迷宮里會存在著一些發光的植物和礦材為玩家照明,但這些場景下的光源可以提供的視野范圍并不算太大,作為予以仰賴的東西,每個玩家都會攜帶一種照明棒,照明棒可以在短時間內為玩家提供一個區域里一定范圍的視野,照明棒沒有數量的限制,但在投擲完攜帶數量后就會進入CD,這里就要提到偵察兵的特殊裝備,偵察兵擁有特殊的照明槍,可以在短時間內為隊里提供極大范圍的事業,并且亮度也會顯著高于照明棒,同時偵察兵還配有一把可供其自由移動的鉤爪槍,通過它偵察兵可以完成復雜地形的快速偵察工作。
盡管經過了約2年的EA階段,《地心深處》在職業的數量上依舊沒有選擇進行增加,如果你一直關注著游戲的評論那么可能這個是被玩家們吐槽最多的地方,不過針對不同職業的拓展,在游戲中還是可以看出制作組應該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每個職業除了武器裝備等道具外,其還分別對應了一些數量龐大的升級空間,根據特長和裝備的調試,玩家可以自由地搭配出一套自己所擅長的組合來面對接下來的關卡。盡管在外表上它呈現得可能有些簡陋,但實質上多樣的拓展空間確實極其完善地填充到了在冒險中你可能遇到的每個細節,想要在這樣的一套體系中加入一些新職業,可能還是需要制作組對于后續地圖類別以及機制的拓展才能做到,至少以目前而言,僅僅四個職業也給玩家提供了足夠的體驗空間。
相比多人組隊,單人模式下任務的難度會有一種明顯的攀升,在單人的攻略過程中系統會給玩家配置一個可以一同行動的機器人,不過終歸AI不能和其他玩家操作對比,一個人深入洞窟你所需要顧及的將遠比多人模式下多上不少,同時以體驗的角度,單人游玩確實會很快地積累一定的疲勞感,基本上樂趣會消磨掉很大一截。
在此前的一些游戲評測中曾經提及過關于一些偏向網絡化的作品,更是這種經歷了長時間EA階段的游戲,用戶是否擁有著一定的黏著度,更直接地說,能不能在自由匹配中找到其他玩家,明明是一款新發售的作品,卻找不到其他正在匹配的玩家,可能這種情況在很多游戲中都經常會出現。但令我比較意外的是,當我初進游戲并點擊了匹配界面時,從任務的列表里可以看出本作目前依舊擁有著極高的用戶活躍度,在選擇好一些匹配條件后,你可以很容易地被排進一場正在進行或是準備進行的隊伍里。對于網絡環境所呈現的體驗而言,《地心深處》帶來了一次極度穩定的協作環境,除了匹配速度以外,在組隊的過程中除了某些實在太過復雜的場景或是實在太多的敵人,其他時間幾乎感受不到太多的卡頓,對于玩家輸入的指令也可以很快地進行回應,在這一點上還是比較值得稱道的。
不過基于機制以及系統的一些原因,《地心深處》還是有著一些比較缺憾的地方,比較明顯的就是團隊之間溝通機制顯得有些不太完善,直白地說可能想要順暢地完成一個關卡更多地需要玩家通過語音等方式來交流,而在野隊中這種溝通模式就顯得更難實現了。基于地圖的錯綜復雜,可能經常會出現隊里四個人一起在一個區域里挖礦,當你一轉頭其他三個人已經跑到了地圖的其他地方,雖然游戲還是提供了地圖讓玩家可以實時了解當前的位置,但實際效果遠不及幾行字或是標記位置要來的明確。
A9VG體驗總結
相比較《地心深處》這個頗具科幻色彩的標題,本作在內容的呈現上并沒有那么“史詩”,反而展現得更像是一種娛樂和胡鬧的氛圍。模式、職業等多方面的固定化卻并沒有讓本作的可玩性得到衰減,它很有意思地通過體系機制等方式讓游戲提供了一種源源不斷有玩下去的動力,如果你喜歡這種適合沒事拿出來亂搞一番,或者可以和三五好友一起插科打諢的作品,那么這款《地心深處》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A9VG為《地心深處》評分:8/10,完整評分如下: